教你成功避開6個糖尿病的飲食誤區
來源: 掌控糖尿病
發布時間:
老糖友吳伯伯,為了控制血糖,在日常生活管理可是煞費苦心,在一次糖尿病健康教育講座上聽說膳食纖維具有降糖、降脂、通便等多重功效。吳伯伯就照葫蘆畫瓢,從此以后就只吃粗糧,一點細糧也不吃。沒過多久吳伯伯就因胃痛入院了。
飲食療法作為2型糖尿病日常管理的基本手段,很多糖友也像吳伯伯一樣都積極的配合著,但是小編發現在具體操作中依然存在著種種誤區,并在很大程度上對病情控制以及生活質量造成了不良影響。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普及6個常見的飲食誤區。
誤區一:吃得越少越好
適當地減少飲食量,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的重要舉措,但是這種限制應該建立在保證能量需求的基礎上。如果不能提供獲得足夠熱量的食物,必然會導致營養不良,從而出現頭昏眼花、疲乏無力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因肝臟、胰腺功能障礙而加重病情。
誤區二:“無糖”食品多吃無妨
誤區三:少吃或不吃主食
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怕血糖升高不敢吃主食,采用饑餓療法控制血糖,這種做法不僅是錯誤的,而且非常危險,嚴重者會造成低血糖昏迷。其實,如果在合理控制熱能的基礎上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不僅不會造成患者的血糖升高,還可以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葡萄糖耐受量。因此,糖尿病患者應維持合理的飲食結構,而不是單純地挨餓或不吃主食。
誤區四:吃干喝稀一個樣
誤區五:只吃粗糧不吃細糧
粗糧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且血糖生成指數較低,因此有些糖尿病患者大量吃粗糧,這種做法其實是錯誤的。如果長期以粗糧為主,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并影響蛋白質和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時間長了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對身體不利。因此,主食應粗細搭配,粗糧與細糧的最佳比例為4∶6。
誤區六:限制飲水量
糖尿病患者喝水多其實是體內缺水的表現,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患糖尿病后限制喝水不但不能治療糖尿病,反而會加重病情,可引起酮癥酸中毒或高滲綜合征,是非常危險的。只有少數嚴重腎功能障礙、水腫患者,才需要適當限制飲水。
其實糖尿病人和普通人一樣,每天平均需要2500毫升的水.除了飲食中含有的部分水外,還有1600~2000毫升的水要靠外部飲水供應。
溫馨提示:無論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患者都可選用的飲用水有白開水,淡茶水,礦泉水等,不宜飲用含糖飲料。
(聲明: 本站部分圖文來源于網絡,為健康知識傳播及有用資訊傳遞,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刪除,我方當第一時間予以配合。關于疾病具體治療請咨詢醫生,切勿看文章對號入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