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奔7年,和新糖友談談我的抗糖經歷
2008年9月9日,是一個灰色的日子。那一天,我因為腎結石住院,不料查出了糖尿病。有人說,糖尿病并不可怕,那是騙人的,不怕是不可能的。誰不怕?讓他帶個糖尿病帽子試試?
和大多數糖友一樣,我也怕過。記得當時面對著突如其來的、難以置信卻又即成的事實,我徹底的驚呆了!!我失落;我悲觀;我絕望;我痛不欲生。。。。。。一想到我的下半輩將要與藥瓶子、胰島素為伴。與其這樣,不如趁早給自己做個了斷,早登極樂世界!
但是,一想到自己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妻子,孩子,還有白發蒼蒼的父母,心又變得堅強起來,沒有退縮,沒有貽誤戰機,從確診那一天開始,我便做好了與糖魔抗爭到底的決心,我要好好活下去。
2008年9月9日確診為二型糖尿病后,住院胰島素強化治療14天,繼而出院,服用二甲雙胍+格列美脲三個月。期間先后兩次減藥,最后經得醫生首肯,于2008年12月9日停藥裸奔至今。空腹血糖一直保持在4.4---5之間,餐后血糖7-8之間,因為飲食或運動的原因,我的餐后血糖偶爾會過10,但不會超過10.5。
看了上面的數據,經常有糖友問我是怎么做到的。下面我跟新糖友談談我的一些具體做法,供大家參考。
一、我是肥胖型糖人,首先必須控制體重
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是肥胖型的,把體重降下來,血糖就會得到有效控制。當年的我,大約只用了4個月時間,把體重由144斤,降到了106斤。
因為開始有些緊張,除了節制飲食外,還“暴走余生”,三餐后快步走40分鐘(每分鐘不低于144步)或走樓梯60層(上下交替),無論刮風下雨、嚴寒烈日從不間斷,即便是除夕夜和年初一,我都沒有停止過運動,這樣使我的血糖迅速地得到了控制。
二、嘴最難管,但我管住了!
糖尿病人最難的是管住嘴,抵制美食誘惑,但必須要管住。我的飲食很有原則,不多吃也不少吃,有時候老伴盛多了,我會毫不猶豫減出去。其次,我什么都吃,但注意量的控制。這里給新糖友幾點飲食建議:
1、為了追求血糖數據,故意少吃甚至不吃,這是絕對錯誤的,治糖必須要保證機體營養;
2、糖尿病人的“饑餓”未必是真“餓”,有時候是血糖在作怪,逢“餓”必吃不可取,我的醫生告訴我, “餓”的時候喝杯水,我經常這樣做,一般5分鐘,饑餓感就會得到緩解;
3、有的糖友為了圖“口福”,進餐時過“嘴癮”,然后用運動“壓”血糖,于身體有害無益;
4、分餐不等于多吃,應該在總量不變的前提下進行;
5、加餐一般是水果類而不是主食,并在兩餐之間進行:
(1)不要等餓了才吃,
(2)不要在臨近餐前吃加餐,這樣會影響下一餐的餐后2小時血糖。
三、持之以恒,堅持適量運動
我感到驕傲的是,以前非常懶惰的我,居然能夠持之以恒、雷打不動的堅持適量運動,這也是被逼出來的吧。經過這幾年的摸索,我的運動有了一定的規律和模式。
晨起站樁40-60分鐘,晨練耍太極1小時左右,餐后基本不運動,只是晚餐后間歇性健走40分鐘。相比剛得病的那兩年,運動量減輕了一些,這都是血糖“好”些了,多少解放了自己。
持之以恒而有規律的運動,使我的體力、體質有了根本的好轉,記得剛剛練太極的時候,我的背是弓的,臉色是鐵青的,一天到晚萎靡不振,四肢無力,現在好多了,精、氣、神上來了。
四、特意把最最重要的一點寫在最后
眾所周知,糖尿病治療兩大基石是飲食和運動。但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中的第一架馬車是糖尿病教育,把它排在第一是非常正確的。我覺得,在糖尿病已經“大眾化”的今天,我成了“糖人”,何足為怪?既來之則安之,只要我能夠勇敢面對現實,樹立必勝信心,科學施治,迎糖而上,糖尿病沒有什么可怕的。在這種心理的支配下,我上網,注冊了一些專業的糖尿病論壇,結識了很多熱心的糖友,在他們的幫助下,學到了不少糖尿病的知識,通過不斷的摸索和實踐,我初步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治療之路。當然,在這之前,我也痛苦過。但是痛苦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在這兩者之間,我選擇了快樂。
正是有了這種心態,才有了我以后的動力、恒心和毅力,使我在裸奔的路上一路走來,血糖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結合自己的歷程,和不斷地學習、觀察對照,我可以大膽地說:
1、糖尿病治療,沒有捷徑,必須積極面對,腳踏實地做好眼前的、該做的一切,讓能“治愈”的神醫、神藥去見鬼;
2、糖尿病不能治愈(至少是現在),但可以控制,如果你的血糖還沒得到有效控制,說明你還沒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糖路漫漫,你任重而道遠!
?
(資料來源:裸奔糖友平平 糖小編整理 掌控糖尿病授權發布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