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糖友的飲食管理問題,這里有答案
糖尿病飲食控制一直是醫生和糖友共同關注的重點,門診經常遇到一些糖友,就飲食管理方面的一些看似簡單卻又容易困擾的問題向我們求解。
糖友加餐選擇普通食品還是無糖食品?
糖友上午的加餐,比如餅干,應該選擇普通餅干以 預防低血糖 呢?還是選擇適宜糖友的無糖餅干?
糖友加餐的目的一是預防低血糖的發生,二是避免集中用餐所致的血糖過分升高、減輕胰島B細胞負擔。加餐的原則是加餐食物必須是糖尿病規定食譜中的一部分,而不是額外增加的食物,即加餐不加總熱量。
一般情況下糖友的加餐應選擇適宜糖友的無糖餅干,因為這些食品不含葡萄糖、蔗糖,可避免血糖上升過快。但是當糖友發生低血糖不良反應的時候則應選擇普通餅干,甚至糖塊,以快速糾正低血糖。
搭配飲食時如何兼顧糖、熱量及血糖生成指數?
控制總熱量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首要原則,但總熱量的控制絕不是簡單的控制主食,而是包括主食、副食,特別是高熱量副食如肉、蛋、奶在內的所有熱量。
搭配飲食時,首先計算出個人全天所需的總熱量,然后根據糖、蛋白質、脂肪三大營養物質在人體所占熱能比計算出各自的含量。這樣,從總熱量和營養搭配比例兩個方面設計出簡單的食譜,然后再根據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簡稱GI)來選擇食物。
高GI的食物可引起血糖和胰島素分泌的大幅度波動,就是說,血糖在迅速升高后會很快下降,饑餓感會隨之而來;低GI食物,可緩減消化及吸收,進食后逐漸提升血糖及胰島素水平,血糖和胰島素的波動幅度相對平緩,飽腹感持續時間較長。因此,糖友在飲食中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食物是十分必要的。
這些食物是主食還是蔬菜?
一些蔬菜如土豆、山藥等,含碳水化合物較高,應該按蔬菜對待還是按主食對待呢?由于各種芋類、薯類、藕等所含碳水化合物主要為淀粉,所以應按主食對待而不應當做蔬菜。比如吃了土豆、山藥等,就應相應減少主食的攝入量,以免碳水化合物超量導致血糖過高。
與大米白面相比,薯類有諸多優點:首先薯類是高纖維食品,升糖指數低,血糖上升速度慢,飽腹作用強,有利于血糖控制;其次薯類還富含多種B族維生素、糧食當中沒有的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類等,進食薯類可顯著提高一日當中的營養質量。故糖友可以用薯類替代糧食。
用粗糧作主食,是不是可以不限制其攝入了?
粗糧包括:谷類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麥、蕎麥、麥麩以及各種干豆類,如黃豆、青豆、赤豆、綠豆等。其特點是含碳水化合物比精白面粉要低,含膳食纖維較多并且富含B族維生素。因粗糧的升糖指數較低,在胃腸的吸收緩慢,血糖峰值低,故提倡糖友以粗糧為主食,但不能因為這些食物升糖指數低就不加限制,超過了自己所需的總熱量,照樣會導致血糖升高。
所謂的降糖食品如降糖奶粉等,可以額外攝入嗎?
降糖食品不可以額外攝入,降糖食品這一名稱本身就不科學,因為沒有哪種食品具有明確的降糖作用,所謂的降糖食品最多是不加蔗糖而已(無糖食品),其本身一定是增加熱量并升糖的。
如無糖糕點由糧食制成,碳水化合物是糧食的主要成分,無糖奶粉雖未加蔗糖,但奶粉中含有乳糖,乳糖會轉變為葡萄糖。
另外一些無糖食品在制做過程中加用油脂,所產生的能量比糧食還要高。所以無限制地攝入無糖食品不但不能降低血糖,反而還會升高血糖,加重病情。所以在吃無糖食品時一定要將其產生的能量計算進一天所需要的主食量中,同時要減去相應的主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