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心血管風險預測和控制指標
LDL-C作為T1DM心血管風險預測指標仍有爭議
1型糖尿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總死亡率明顯高于一般人群,而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是公認的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但是目前缺乏對于1型糖尿病的大型干預性研究數據。
最近,國外相關指南相繼更新發布。美國國家衛生與保健研究所(NICE)和美國心臟協會(AHA)的最新指南均強調糖尿病的個體化治療,降脂治療應重點關注有無明確的心血管風險,而不是武斷地設定LDL-C控制目標。
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血脂管理指南修正版(2015)不再著重于LDL-C的控制目標,但是仍然把LDL-C≥2.6mmol/L作為心血管風險的標志。推薦所有年齡≥40歲、有心血管風險的1型糖尿病應給予中等強度的他汀治療聯合生活方式干預。NICE指南則進一步建議無論血脂水平如何,所有成人1型糖尿病、糖尿病病史≥10年的都應考慮他汀治療。
正是基于各指南內容差異,近期瑞典哥德堡大學Hero學者等為此做了一項研究,旨在評估LDL-C和TC/HDL-C(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作為1型糖尿病心血管風險預測指標的可靠性,以及評價不同血脂水平時的心血管風險,以確定血脂切點值,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DiabeticMedicine雜志上。
究竟如何且再看研究
該研究是一項為期5-8年的前瞻性隊列研究,納入了30778名2003-2006年在國家糖尿病注冊機構登記的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觀察到2011年12月31日前首次發生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情況。受試者分為降脂治療組和非降脂治療組。
亞組為年齡≥40歲且無心血管疾病史、明確心衰和(或)房顫,但至少有一個心血管危險因素(高血壓、蛋白尿、吸煙)。降脂治療組中又分出有心血管疾病史(即新發心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亞組。結果用Cox回歸分析來評估LDL-C和TC/HDL-C能否作為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預測指標。
1.心血管疾病的絕對風險
兩組在平均6.8年的隨訪期內共發生4733起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降脂治療組心血管疾病的絕對風險明顯高于非降脂治療組。
2.LDL-C作為心血管風險的預測指標
兩組的危險比均無統計學差異。在新發心血管事件高危亞組,隨著LDL-C水平的升高,心血管風險并無明顯的增加,因此未觀察到LDL-C的切點值。
3.TC/HDL-C作為心血管風險的預測指標
在高TC/HDL-C時,非降脂治療組和年齡≥40歲且有一個心血管危險因素亞組心血管風險增加,而新發心血管事件高危亞組心血管風險無明顯增加。
4.非HDL-C作為心血管風險的預測指標
隨著非HDL-C水平的升高,非降脂治療組和年齡≥40歲且有一個心血管危險因素組心血管風險顯著增加,而新發心血管事件高危亞組心血管風險無明顯增加。
研究表明在對1型糖尿病進行一級預防時,LDL-C并不是良好的心血管風險預測指標,也未發現支持LDL-C<2.6mmol/L的臨床證據,而TC/HDL-C似乎是心血管風險預測更可靠的指標。目前臨床醫生仍習慣于將LDL-C作為成人1型糖尿病心血管風險預測和控制指標,通過這項研究結果和NICE指南推薦,降脂治療應建立在心血管風險評估的基礎上,而不是一味地將LDL-C控制在2.6mmol/L以下。